“2023年9月的北交所深改,奠定了北交所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制度基础,目前所要做的就是逐步落实深改的各项改革方案与举措★◆★■,让市场形成稳定的改革预期,在未来三到五年的时间内实现市场的高质量扩容与发展★◆■■■★。■■”北京金长川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平安表示,北交所未来将继续坚守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的市场定位,成为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中“专精特新”的特色板块★◆,助力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并将在未来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结构化重组中扮演重要角色。
★■■■■★“北交所平稳运行三年来,经历多轮改革,北交所的交易与融资规则不断改革创新,逐步完善市场功能。”开源证券北交所研究中心总经理诸海滨认为,北交所的制度建设和改革举措旨在提升市场规模、效率、质量和功能◆★■■◆■,增强市场活力和韧性,形成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的北交所品牌和特色。这些举措有助于北交所成为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主阵地”,并带动新三板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孵化地、示范地和集聚地■★◆◆。
锚定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的目标■■◆,开市三年来,北交所基本构建了契合中小企业特点的基础制度◆◆。坚决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推动金融资源向创新型中小企业聚集。
四是更好发挥新三板培育规范功能。研究优化分层制度,进一步推进三四板对接,研究更好发挥新三板作为资本市场规范培育新质生产力企业、支持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的平台功能,为沪深北三所输送更多的优质企业。
三年时间★■,北交所上市公司已从最初的81家增长至如今的257家,总市值超6700亿元,并已成为助力科技创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沃土”。北交所上市公司中■◆■★★,10家公司获得国家级■■★◆◆“单项冠军★★■◆■”认证,16家公司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
伴随着北交所的不断成长■★◆★,北交所上市公司也在不断受益。曙光数创副总裁兼CTO张鹏表示,曙光数创在北交所上市以来,品牌影响力、融资能力和公司治理水平都得到了显著提升★◆◆,推动了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助力公司在液冷技术领域取得更大的突破■◆■,实现了高质量发展。“总体来看,北交所上市公司运行情况良好,市场活跃度高,投资者参与积极◆★★★★,企业盈利能力强,研发投入大。曙光数创作为其中的一员,不仅在技术和市场上取得了显著成就,也为其他中小企业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张鹏说。
三是进一步丰富北交所产品和功能体系。稳步推进政府债券交易功能落地,持续优化债券交易机制。优化新股发行定价管理机制,推动公开发行可转债★★、ETF业务落地,研究推出北交所专精特新指数。
二是推动投融资两端协调发展。投资端,优化投资者结构,培育耐心资本◆◆,引导金融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融资端,深入开展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专项行动,丰富并购重组和支付工具,完善“小额、快速★■★◆、灵活◆★■”的再融资机制,优化股权激励制度,健全上市公司退出机制。
三年来■◆,北交所的市场流动性改善明显■◆★■,市场交投逐步活跃■■■。今年北交所日均成交额超95亿元◆★■,日均换手率超4%★■■■◆,较去年同期明显上升。开源证券数据显示,2021年11月15日至2022年11月14日◆★◆■◆,北交所成交额总计为2403.9亿元,2023年11月15日至2024年11月10日■■,成交额总计达24299.9亿元★■◆★◆,增长明显★★◆◆。多层次债券市场体系不断完善,服务国债发行8.22万亿元,信用债方面,累计发行8只★★■,规模合计90亿元◆★。
五是进一步完善共建共享的市场生态。围绕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加强与工信、科技、司法等各方面的协同◆■,汇聚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工作合力★■◆。引导上市公司加大投资者回报,增强市场内在稳定性。发挥公募基金管理人分类评价、证券公司分类评价等机制作用,引导各方合力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
2021年11月15日,北交所正式鸣钟开市,81家首批上市公司集体亮相,创新型中小企业拥有了自己的主阵地和创新沃土。开市三年来,北交所锚定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的目标,扎实推进市场高质量建设■★★◆◆◆,在各方协同配合下,市场运行总体平稳,主阵地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站在新起点,北交所继续向“新”而行■★★★,坚持以改革促发展,全力推动高质量建设北交所向更高水平迈进★◆■■◆。
从横向看,北交所建立的契合中小企业特点的发行上市、持续监管和交易等制度体系◆◆◆◆,为创新型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提供支持★★◆■◆。从纵向看,北交所坚持与新三板协同发展,通过绿色通道和公示审核机制与区域性股权市场制度型对接◆★■■,通过转板机制与沪深市场互联互通,匹配不同发展阶段中小企业的需要,完善了资本市场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全链条服务体系。除股权融资外,北交所不断丰富债权融资品种★■,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已形成10个信用债专项品种。尤其是去年9月,北交所制度改革再进一步,证监会推出《关于高质量建设北京证券交易所的意见》■■,进一步推进北交所基础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北交所初步探索了资本市场发展普惠金融的新路径。北交所上市公司中,县域企业37家★◆★◆■、民族地区企业11家,在服务地方经济转型升级、解决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开市三年来,北交所上市公司公开发行市盈率中位数17倍,形成较为稳定的估值中枢,总体符合中小企业发展特点和资金需求,也进一步促进了各类资金贯彻普惠金融理念,畅通了私募创投■★◆★★★“募投管退”的良性循环★■,让有限的社会资源惠及更多的中小企业。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北交所方面表示,将结合新★★◆■■“国九条”要求,按照证监会统一安排,坚持以改革促发展★■★■,全力推动高质量建设北交所向更高水平迈进。
民士达相关负责人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北交所作为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其制度设计体现了精准包容和服务的理念,支持引导私募基金、公募基金等加大投资力度■■◆■■★,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同时■◆,北交所持续优化交易机制■★,完善做市商制度★◆■,推出混合交易、融资融券交易等,提升了市场活跃度和流动性◆■。这些举措为民士达等创新型中小企业提供了更加良好的市场环境和发展机遇。
总的来看■■,开市三年来,北交所市场运行总体平稳★■■★,优质企业初步聚集,上市公司质地稳步提升,市场功能日趋完善,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初见成效。
■◆◆★“作为北交所首批上市企业,我们看到了北交所制度建设很强的包容性,充分考虑创新型中小企业的特点★★,尤其是对于未盈利企业的上市标准,使得具有发展潜力但尚未实现盈利的创新型企业能够有机会进入资本市场,获得融资支持■★◆◆◆★,诺思兰德正是这一包容性制度的受益者。”诺思兰德董事长许松山说。
一是以更大力度支持科技创新。提高对新质生产力的适应性■◆,立足市场定位★◆■,有针对性地完善上市标准、优化审核机制、丰富产品工具,增强北交所制度包容性,建立精准支持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等重点领域企业上市发展的适应性安排◆■★■。
北交所作为新设市场★◆■★,从设立之初就践行从严监管理念,构建适应中小企业特征的全链条监管体系◆■,引导支持企业聚焦主业,持续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巩固市场稳定基础。此外,北交所加强与工信◆★◆■◆■、科技等国家部委及各级地方政府的沟通协调,探索完善中介机构激励约束机制,通过评价加分等方式鼓励中介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投入◆★,加大力度引入中长期资金、加强投资者保护,推动凝聚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共识,初步营造了各方共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良好生态★■。